2024年我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 近5年呈穩中向好趨勢
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李棟)日前,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4)》(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24年我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近5年呈穩中向好趨勢。
2024年,農業農村部組織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所屬42個監測站,對159個、總面積1016萬公頃的重要漁業水域環境狀況進行常規監測。與2023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個監測站、6個重要漁業水域、面積15萬公頃﹔所有監測水域鉛、鎘和砷指標監測濃度均優於評價標准﹔海洋重要漁業水域中化學需氧量指標的超標面積比例下降幅度為25%﹔內陸重要漁業水域中非離子氨、高錳酸鹽指數指標的超標面積比例下降幅度分別為25%和32%。
《公報》首次對近5年我國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與2020年相比,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天然重要漁業水域中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其指標的超標面積比例下降幅度分別為16%和50%﹔江河重要漁業水域中主要超標因子為總氮和總磷,總氮超標面積比例變化不大、總磷超標面積比例下降幅度為41%﹔湖泊水庫重要漁業水域中主要超標因子為總氮、總磷和高錳酸鹽指數,其超標面積比例總體穩定,漁業水域氮磷指標超標風險依然存在。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袁曉初介紹,《公報》首次對近5年我國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狀況和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監測的指標主要包括水質、沉積物、浮游生物三大類,共18項指標,總體狀況穩中向好。”他說。
目前,漁業水域氮磷指標超標風險依然存在。袁曉初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完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辦法,擴大監測水域范圍,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重點從氮磷消減端,發揮漁業淨水、漁業碳匯的特殊作用上下功夫,綜合採取多種漁業生態修復措施,系統降低氮磷含量,努力實現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相統一。”袁曉初說。
秋糧佔全年糧食產量七成以上,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分布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地區等地的13個糧食主產區。在秋糧處於產量形成的關鍵期,近日,農業農村部分區域分災種分作物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
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李棟)日前,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24)》(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24年我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近5年呈穩中向好趨勢。 2024年,農業農村部組織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所屬42個監測站,對159個、總面積1016萬公頃的重要漁業水域環境狀況進行常規監測。…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