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深耕海洋牧場夯實“藍色糧倉”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近年來積極推進深遠海養殖,構建“養殖—銷售—餐桌”供應鏈,拓展海洋全產業鏈﹔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沿海資源,海上養殖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和特色產業……一幕幕生機勃勃的場景,勾勒出我國海洋漁業的蓬勃圖景。
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數據顯示,我國海水產品產量已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一,2024年我國海水產品產量超3700萬噸,達到700多億斤。“藍色糧倉”豐富了14億多中國人的食物供給體系,海洋經濟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這背后,蘊含著從“靠海吃海”到“智慧養海”的產業變革,凝聚著科技突破與遠洋拓展的深層密碼。
種源自主可控,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我國大力開展海水養殖核心種源攻關,國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成功培育出中國對蝦“黃海6號”、石斑魚“金虎雜交斑”等深遠海適養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耐低溫、抗逆性強等特點。還對南美白對蝦等引進種開展育種攻關並取得突破,進一步豐富種源“家底”。更建成國家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海量種質資源遺傳材料得以妥善保存,為繼續挖掘優秀基因、培育新品種提供豐富“源泉”。牢牢掌握種源“芯片”,保障海水養殖產量質量穩定提升,“中國種”筑牢產業安全發展之基。
遠海智能養殖,開拓海洋漁業新空間。在遠離大陸岸線的海洋牧場,九游体育深遠海智能網箱大顯身手,網箱底座長寬均為68米,包圍水體9.4萬立方米,可養殖100萬尾魚。智能設備精准監測水質,自動投喂飼料,實現養殖流程數字化,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養殖效率。憑借優良水質、豐富的藻類和浮游生物,深海養殖魚的口感鮮嫩肥美。如今,我國已建設169個國家級海洋牧場,深遠海養殖水體達5660萬立方米,年產量47萬噸。海洋牧場開辟漁業新賽道,有利於近海生態恢復,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豐收。
產業融合發展,激發多元經濟新活力。“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為一體,實現“水上發電、水下養魚”立體化應用。“漁業養殖+休閑文旅+科普教育”創新整合,新型“海上度假村”令游客大開眼界,享受精神與味蕾雙重滿足……海洋業態多元融合發展,形成全新產業鏈條,提高一系列附加值,進一步拓寬蔚藍經濟發展路徑。
從滄海牧魚的浩瀚智慧,到尋常百姓的品味鮮香,這是海洋的豐厚饋贈,也是創新賦能與生態守護的和諧碩果。這片“蔚藍奇跡”,正在茁壯成長,深海牧歌將繼續奏響,海洋漁業必將“量質齊升”,使百姓餐桌更豐富、更營養、更安全。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