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有毒藻类爆发400种海洋生物死亡
据《CTV新闻》报道,南澳大利亚海域爆发大规模有毒藻类,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1737平方英里),已造成400多种海洋生物死亡,13850具动物尸体被冲上海滩。州长安德鲁·马...
2米长海豚疑搁浅大连海滩死亡海洋部门已运走将制作标本
7月15日下午,游客在辽宁大连瓦房店排石景区海滩发现一头搁浅已死亡的海豚。7月16日,当地海洋水产研究部门已将其运走将制作标本。 7月16日,一位辽宁网友发视频称,在瓦房店排石景区海边发现海豚,目前已被相关人员拉走。 ...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发布 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在线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2022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较2021版新增10343个物种及种下单元。 生物物种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分类单元。一个国家的物种名录不仅直接反映国土上物种数...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深海产业用电成本支持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落实《海南省财政厅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降低重点产业用电成本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琼财建〔2024〕179号)和《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
香港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创始人王敏幹:海水正变得不那么蓝
据凤凰卫视报道,在2025年6月闭幕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来自170多个国家的代表达成了《尼斯海洋行动计划》,提出800多项自愿承诺,并推动《公海条约》加速生效,向“到20...
乡村主理人唐舟凯
走进舟山定海城北村的“海物惟错”工作室,柜上陈列的海洋生物标本仿若被施了魔法,招潮蟹高扬巨螯,梭子蟹似要横冲而去,沙蟹保持着遁沙的姿态……赋予这些冰冷甲壳生命力的,正是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毕业生、“海物惟错”工作室主理人唐舟凯。 ...
436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如何精准调控“社交距离”?科学家有新发现
在人类社会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是优化公共空间、减少摩擦的准则。但你是否想过,在数亿年前的古老海洋中,一群看似无法移动的生物,竟然也懂得利用自身的“装备”来主动维持个体间的距离...
4亿年前海洋底栖生物如何保持精准“社交距离”?化石给出答案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7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