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海湾建设步入新阶段
从2021年启动美丽海湾建设以来,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公布3批共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在美丽海湾建设的带动下,全国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中向好。2024年已有162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超过85%,其中125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为100%,中华白海豚、布氏鲸等海洋生物及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美丽海湾建设已经步入‘扩面、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介绍,生态环境部因地制宜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并在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探索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9个海湾出台具体建设方案。
治海,需要齐抓共管。“我们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多方协同,紧盯总氮这个陆海统筹治理的关键指标,会同相关部门和沿海地方,统筹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的部门联合攻坚、定期巡河治污、驻点技术帮扶等,2024年全国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张志锋说,“此外,我们紧盯海洋垃圾这个老百姓身边的突出问题,会同多部门在65个海湾开展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动员组织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定期开展无人机航拍监管,一年来相关海湾岸滩垃圾的盖度总体下降75%。”
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坚持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提升海洋产业“含绿量”“含金量”。
“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审批海洋工程项目180余个,新选划海洋倾倒区25个,核发倾倒许可证4000余本,助力海上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生态环境部还积极探索海洋领域“两山”转化之路,涌现出“蓝色循环”“海上共富花园”等治理发展新模式,各地绿色金融、蓝色金融支持美丽海湾建设的九游体育官方平台实践案例越来越多。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7%,较2020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稳中有升;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四年消除“不健康”状态。
“大家到海边能感受到,不少海湾‘颜值’在提升、‘气质’在改善,‘水清滩净、鱼鸥翔集’逐步成为常态,‘人海和谐’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张志锋说。
生物多样性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株苗”到“一座园” 从“一片沙”到“一片林” 近年来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接连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建立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发展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让我们跟着珍稀动植物 走进他们的栖息地 感受山水交融、包罗万象的多样美景 感知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多彩活力 策划:李楠桦、王仁宏 设计:郭思邈 文字及图片来源:国家林草局、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大熊猫的憨态、亚洲象的漫步、藏羚羊的奔跃、丹顶鹤的翱翔……我们看不到《山海经》里的 “神奇动物”,却与现实中的珍稀生灵共享同一方土地。万物共生,和美永续,才是地球家园最动人的浪漫。…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